【中國化工報】職業教育法時隔26年首次大修,業内人士表示——石化職業教育要面向主戰場

作者: 日期:2022-05-16點擊:10

提升社會認可度 讓職業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職業教育誕生于工業制度,也将推動工業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一個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工業強國,職業教育的作用顯得更加重要。“石油與化工行業是國家經濟命脈不可或缺的行業,相應的職業教育也十分重要。”化學工業職業技能鑒定精化專委會主任委員、金年会季劍波教授表示。

但是,“職業教育低人一等、職校畢業找不到好工作······”在有關職業教育的認知裡,這樣的偏見和雜音時有出現。不可否認,社會對職業教育的不認可确實存在,認為讀中專不如上高中、大專學曆“低”本科一等的不在少數。“社會對職教的不認可确實在一定範圍存在,但近幾年我覺得有所改變。”浙江省傑出工匠、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合物事業部化工總控工董曉燕這樣表示。

新職業教育法已經明确,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類型教育。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秘書長辛曉介紹說:“新職業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的首次大修。新職業教育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我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這也說明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再是兩個層次,而是兩種類型。辛曉還表示,新職業教育法與2019年實施的《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二十條),共同構建了我國職業教育的法律基礎和制度基礎。

新職業教育法除了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職業教育的地位之外,還通過推進普職融通等制度設計,促進職業教育從“層次教育”到“類型教育”轉變。

記者了解到,新職業教育法規定,職業學校教育分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高等職業學校教育。中等職業學校有關專業實行與高等職業學校教育貫通的招生和培養;高等職業學校和實施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在招生計劃中确定相應比例或者采取單獨考試辦法,專門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

新職業教育法也賦予了職業教育新的内涵。職業教育是指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或者實現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道德、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而實施的教育。

“新職業教育法明确了由國家采取措施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提出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拓寬了職業院校畢業生未來的職業發展空間。”季劍波表示。

還有一些人認為,上不了普通高中,拿不到本科學曆,就意味着未來的就業天花闆很低。社會現實也确實如此,職業院校畢業,一般學曆就到大專封頂,但現在公務員招考、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招聘往往都是本科起步,要求是碩士、博士的都不在少數。“新職業教育法已經明确,職業教育可以實施本科及以上層次職業教育,也就是說上職業學校也可以讀本科,這是很大的進步。”辛曉表示。

季劍波介紹說,新職業教育法提升了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可設立實施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的高等職業學校。這一規定為辦學成績突出的石油與化工高職院校獨立升本提供了機遇,促使其在更高層次上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社會責任。

提升辦學質量 讓也教育“真正”發揮作用

要把職業教育真正提高到普通教育的地位,破解學生和家長的焦慮,首要任務是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提供真正有價值的職業培訓。

季劍波認為,由于“談化色變”導緻社會對化工行業的認識較為負面,進一步導緻石化高等職業辦學規模有萎縮的現象。與此同時,目前國内石化行業職業教育學校還不是很多,開設的專業也還局限在一些傳統化工領域。

記者了解到,在教育部印發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涉及化工行業的有:化學工藝、石油煉制技術、精細化工技術、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藝、橡膠工藝、林産化工技術、分析檢驗技術、化工機械與設備、化工儀表及自動化等。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涉及化工行業的有:化工安全技術、化工生物技術、綠色生物制造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石油煉制技術、精細化工技術、石油化工技術、煤化工技術、高分子合成技術、分析檢驗技術、化工智能制造技術、化工裝備技術、化工自動化技術等。

季劍波還指出,石油與化工行業對員工的專業技能與技術要求較高。近年來出現的不少化工類企業事故是因為不規範性操作、缺少專業知識和技能而導緻的。大量的石化企業年年招工招不到人,隻能使用大量臨時性的當地農民工,進行簡單培訓就上崗,給整個行業的生産與建設造成了不小的隐患。

招不到合格人才,也與當前石化行業的職業教育水平有限有關。奧克集團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主任王軍強調,石化行業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應當有所改變,現在的教學和測試過于重視理論知識,對實戰經驗和實操經驗的考核還比較缺乏。課程體系設置應當側重于應用和實操,這是今後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

董曉燕也同樣認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專業技術人才,而目前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與企業高質量發展匹配的适用性不夠。石化行業的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培養方向要适配企業需求,根據産業需求來設置專業,從而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比如我們單位是巨化集團有限公司氟化工的核心企業,是科技部認定的國家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示範基地企業。我們需求的是含氟高分子材料方面專業人才,希望職業教育能夠多培養專業對口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董曉燕說。

季劍波介紹,金年会目前已經按照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對接、課程内容與職業标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對接的要求,完善專業設置标準、課程标準、教學實施标準、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标準等教育教學相關标準,為合作企業培養複合型、創新型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辛曉表示,新職業教育法對促進構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指明了方向。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明确了職業教育實行學曆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這與職教二十條裡面提到的實行1+X證書制度試點是一脈相承的。1+X證書制度試點是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大制度創新和改革創新。

目前中國化工教育協會正在石油和化工行業推行兩個證書試點:一個是化工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另一個是化工精餾安全控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全行業已有近3000多名學生取得了該兩項證書。通過證書試點,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還促進了學生就業,為促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抓手。

落實企業主體地位 讓職業教育直面“主戰場”

“新職業教育法強調落實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吉林化工學院航空工程學院副院長蘇偉表示,新職業教育法明确了辦學主體要多元化,教育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工會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等群團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可以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就是要面向主戰場。”王軍也表示,在職業教育中,企業作為主體進行辦學是具有天然優勢的,這是因為企業對一線生産過程最為了解,最清楚需要什麼樣的專業職能人才,同時也有資源和條件投入到相關的在職培訓和教育中。奧克和國家開放大學合作共建了石油與化工學院奧克學習中心,已經招收學生600多人,不僅包括企業自有人員,還對周邊企業開放招生。

王軍還認為,職業院校的學生進入企業後往往需要再經過少則半年、多則兩三年的培訓才能上崗,特别是一些關鍵工藝的關鍵崗位,企業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也較大。尤其是在智能工廠建設已經變成主流趨勢的今天,多數職業院校的軟件運用等課程已經遠遠跟不上企業數字化轉型速度了,例如現在企業廣泛應用的辦公軟件、數據分析BI、培訓及監管平台等。她建議在該領域應該以市場為導向,選取智能化水平高的頭部企業來為行業代培直接上崗的實用型人才。

董曉燕也認為,職業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為産業發展培養适用的高技能人才。現有職業人才的适用性不高,特别是動手能力、實踐技能不強,隻有企業才真正清楚自己需要具有什麼樣能力的人才,什麼是人才的适用性,從這個意義上說職業教育由企業作為主體相對更有優勢。

季劍波補充道,在企業中舉辦職業教育雖然會和本企業的生産實際相結合,但所進行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專業,在人力資源的使用上可能存在增加成本的現象。實行真正的校企結合進行職業教育更符合現實。

董曉燕還表示,專業培養不僅是對理論的基礎培養,還要滿足行業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人才需求,課程和行業職業标準緊密結合,縮小産教差距,解決人才供需矛盾就要解決專業課程建設的改革創新,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參與專業課程建設、思政課程建設,在“保就業”同時也從實踐案例角度樹立學生走出“象牙塔”後的正确職業價值觀。

拓展校企合作邊界 讓職業教育“深入人心”

“一直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推動校企合作和産教融合是難點和痛點。新職業教育法,對下一步促進産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基礎。”辛曉表示,新職業教育法還明确了職業教育實施過程中行業組織的指導地位。行業組織可以參與職業教育專業标準制定,參與專業教材和教學資源開發,開展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和參與職業學校辦學質量評估等。


季劍波也認為,新職業教育法細化了政府、社會、企業、學校各類主體舉辦職業教育的法定職責,增強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向心力”。石油化工高職院校應當抓住重大發展機遇,大力推進與政府、行業、企業深度合作,推動協同創新,提升石油化工職業院校服務産業發展能力,更好發揮辦學特色優勢,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上海華誼集團雙錢公司輪胎研究所裝備研發部主體工程師黃紅雄介紹說,職業教育做得比較好的是德國的“二元制”職業教育。德國的企業與職業教育學校相互合作共同承擔教育任務,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在企業裡學習實踐技能,企業派有經驗的師傅帶教學生,企業師傅和學校老師一起制定教學計劃,一個星期内有三天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知識,有兩天在企業學習技能知識,企業也發放一定的薪酬給實習的學生。這樣通過三四年的學習,再通過技能考核獲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學生就可以直接被企業錄用,并直接上崗,不再需要崗前培訓。這樣做的好處是企業得到了想要的職工,學校也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

王軍介紹說,校企合作可以有這樣幾種模式。一是合作辦學,由學校和企業共建二級學院,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優勢,全方面培養技能型人才。二是1+X型人才能力培養,由學校和企業合作建立并實施學曆教育證書與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才能力培養雙評價機制,面向人才市場需求前置“企業任職資格評價”,為企業用人簡化“評價”流程,為就業者提供具有“效度和信度”的入場券,有效銜接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

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儀表廠副主任楊岩剛介紹說,國家對職業教育是重視的,現在一些院校減免職業教育學費,一些學校通過訂單培養、定向培養,通過校企合作,雙向解決勞動力問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他們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經進行了很多有益嘗試。比如與當地職業技術學院達成合作,針對新進廠員工,鼓勵去學校參加對口專業的學習,完成相應的學業,取得畢業證後,給予學費上的補償。再比如作為北京化工大學的函授點,他們每年都開展機電一體化、化工工藝、自動化等與生産有關的專業招生與培訓工作,職工取得畢業證後與統招大學生同等待遇,在晉升、收入等方面也一視同仁。

董曉燕表示,校企聯辦是很好的一個形式。“我接觸過一些職業技術學校,他們根據當地企業需求有針對性開設專班,學生畢業通過學校和企業的考核後,進行雙向選擇。既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率,也滿足了企業需求。”董曉燕介紹說。

季劍波還建議,在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方面,政府應當進一步加入投入力度,使職業教育真正成為一種教育類型。在職業标準建設和職業資格認證工作方面更加規範,做到全國一盤棋,防止政出多門的現象。應當更加深入地強化政、行、校、企深層次結合的建章立制工作,融入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措施方法,從法律的層次規範政、行、校、企的職責和考核體制,促進職業教育的全面發展。

新聞來源:中國化工報(2022年5月16日)

新聞鍊接:https://mp.weixin.qq.com/s/d7HXwFwB0dn72QX_qjslAw

XML 地圖